为生活家导航
媒体关注
南方都市报——“很多年轻人离开电脑就不会写字,我很焦虑”发布时间:

捐2500万“拯救”国粹,企业家杨峰的书法情结


杨峰(左一)在中国文联翰墨薪传捐赠仪式上


杨峰书法作品: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杨峰长卷书法作品《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杨峰(左二)在中国文联翰墨薪传捐赠仪式上致词


人物ID

  杨峰,珠海市华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4年创办华策集团。经过23年发展,华策集团已经成长为集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于一体的企业集团。集团的业务范围覆盖美国、北京、香港、澳门、深圳、惠州、山西、珠海、珠海横琴新区等地,涵盖地产、金融、光通信科技、知识产权运营,并拥有自主研发的填补国际空白的U-beacon系统,自主研发的专项技术32项,属国家知识产权局理事单位之一。

  近日,杨峰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捐赠2500万元人民币,用于培养中小学书法教师,这是“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项目”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

  中国少数民族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书画院国画院常务副院长胡宝利评价,杨峰是企业家里最好的书法家,也是书法家中优秀的企业家。

  在很多媒体人看来,很少有企业家会在兴趣爱好上投注的时间超过自己的事业;更少有企业家对兴趣爱好的专业程度不逊于自己的事业,还能跻身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顶端;更别提房地产企业家会将兴趣爱好提升到企业的社会责任的高度,并付诸行动,将其做成一件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大事。

  杨峰,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常人眼中的“例外”。

  书法形态与建筑规划形态可以理解为“异曲同工”。书法布局注重有疏有密,“密不插针”,“疏可行船”。建筑规划也少不了疏与密的关系。

  我们提及“书法种子”的目的就是要以“传承”作原则,作规范,把中华远古的书法艺术与当下一脉相承。在一定的限度上拒绝或者限制“书法创作”的提法,因为“创作”与“传承”两者空间是有限的。我目标中的“种子”就是未被转了基因的种子,更不是不讲交通规则乱闯红灯的“司机”。


谈捐赠初衷:不少学校无法开展书法教学

  南都:去年12月8日华策集团在北京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捐赠了2500万元,用于中国书法家协会所承担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项目。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杨峰:其实也并非突然,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任何一员,都对书法有着非一般的热衷。面对当今书法课进入中小学课堂举步维艰,书法教师极度缺乏的现状,以至于许多中小学都无法正常开展书法教学。我们都感到十分痛心,也十分焦虑,很多人都想为书法传承事业做点什么,但都有心无力。而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我,正好有能力为书法传承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

  南都:2500万元投入可谓大手笔,为什么没有考虑直接去资助一个有潜质的书法家,而选择了中小学生的书法师资培训?

  杨峰:我从六岁开始被爷爷辈逼着学习毛笔字,当我背着书包走进学堂时,以握毛笔的方法来握铅笔,老是挨老师骂,但是放学回到家老师骂我的理由又反而被爷爷表扬,说我练习毛笔字的功底扎实。我几十年来一直如此热衷于中国书法艺术,也许是我幼年时代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之下埋下的一颗种子。我之所以选择资助中国书法传承事业,也许是我爷爷当年初心的传承。

  几十年一晃就过去,而今的我成为一个企业的创始人、掌舵人,随着企业壮大和发展,一代代新人走进企业,我发现,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当然我更为担心的是将来的00后,在这些年轻人当中书法爱好者寥寥无几,甚至连一个能工工整整写字的也难找,很多年轻人离开了电脑键盘就不会写字,看到这一现状,无论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还是作为中书协团体的一员,我都很焦虑,为中华书法艺术的传承而担忧。

  南都:所以你选择从教育的源头做起?

  杨峰:是的,我也希望我能做个带头人,通过“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项目,充分做好定点的“翰墨薪传”培训工作,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企业家以实际行动支持书法这项国粹艺术的传承,从而推动全国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工作。师资培训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培养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学习书法。我认为,青少年传承祖国的书法艺术,必须从培养师资力量做起。


谈兴趣与事业:“爱好造就如今的我”

  南都:2015年您的一本摄影集《逐梦荒野》获得美国印刷业第66届班尼奖和全场总冠军金奖,如今,你又投巨资资助“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项目。从摄影到书法,是你的个人爱好,但很少有企业家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到极致,甚至与社会公益事业结合起来。对于兴趣与事业,你是如何看待的?

  杨峰:很多人认为兴趣和金钱密不可分,有很多人把兴趣和金钱融为一体,为了赚钱而培养兴趣,本着兴趣实现赚钱。拿摄影来说,在摄影圈,“大师”层出不穷,但能用这个兴趣赚到钱的还是寥寥无几,仙逝后的安塞尔·亚当斯一帧照片在今天的价值可以拍至80万美元,也仅此一人。不过在当今也有一个例举,那就是我的好友西部风光摄影师王建军,他是一位将兴趣与事业完美融合的践行者,也就是说他的兴趣附加收益能满足生活所需,而我为了追求兴趣,又无法以兴趣赚到钱,没钱又无法满足兴趣,所以我谋求了先立业再满足兴趣的需求。这部美国西部摄影集《逐梦荒野》的诞生也许就是我以立业而满足兴趣的践行成果吧。

  如果从事业的角度来解读,那么书法与摄影的爱好造就如今的我,也是推动我在事业上坚定不移走下去的动力。

  南都:作为一个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家,书法与建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在你看来,两者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

  杨峰:书法形态与建筑规划形态可以理解为“异曲同工”。书法布局注重有疏有密,“密不插针”,“疏可行船”。建筑规划也少不了疏与密的关系。例如古代建筑如故宫的行砖排列规律很有趣,并非按照同等位置依次排列,而是一砖置于两砖之上,如是排列,整体看起来既稳固又协调。书法的章法要求也是如此,力究稳定,错落有致。


谈书法种子:“就是未被转了基因的种子”

  南都:在中国文联举办的捐资仪式上,我听到了一个捐资目的关键词,在场的领导们都提及了“培养书法种子7000名”,你能否与我们谈谈“书法种子”的这个关键词的实际意义吗?

  杨峰:我们所提及的“书法种子”其实是“书法种子的工程目标”。所谓“种子”是与生物种子的含义一样,是有生命的。种子埋在地下可以发芽,可以开花结果,所以我们所指的“书法种子”也一样。通过“翰墨薪传”这项工程的系列流程,从全国中小学师资中选拔书法爱好者,通过系统严格培训后,作为种子,然后将这一批批“种子”播种在中小学的教学课程中实现发芽、开花、结果。

  南都:你对“种子”的规范方面会有什么要求?

  杨峰:说到“规范”这个词的覆盖范围就太广了,在此我可以简单地说一说大概意思。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汉字为书写对象的艺术,是汉字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以“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造字原理,形成于人对自然现象和事务的统一意会和认识。古今以来书法是从尚象、尚韵、尚法、尚意、尚态、尚质形成一脉,一脉一路也许可以称为“书道”。既然有道就有规则,就像开车的“交通规则”一样,红灯刹车,绿灯放行。英国的交通规则靠左走,中国交通规则靠右走。中国香港传承的交通规则是英国的,所以香港至今还是靠左走。所以“书道”同样有交通规则,同样有红灯绿灯、靠左、靠右的规范要求。然而这些规则由谁来制定,其实谁也没资格去定,只能是我们现在提及到的“传承”,传承就是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几千年来传承至今的经典法帖,离开了这些经典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传承就无从谈起。就像香港人开车学了英国人的规则,这个“学”,就是传承。书法种子的生命也是来自传承,如果再从书法传承方面展开来说,在此我也举一个例子,书法也有涉及自然美而且这个自然美一直以来始终作为书家的追求目标。

  南都:自然美,是否意味着可以不守旧而且还能有创造性地存在?

  杨峰:有人说既然有自然美的提法,那就否认了书法的书写规范的存在。其实我认为这个提法在一定范畴的特定空间内是可以并存的。我记得,古人蔡邕在《九势》中提及“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这里面的“肇于自然”就涵盖“肇始”、“肇基”乃至“肇事”的动态存在。还有卫铄的《笔阵图》中对于各种笔画的描述匀以自然取象,合则立,背则废。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对王羲之等书法作品的描述,也提出了“重神韵和自然之美的审美法则”等等。石涛也说过“笔墨当随时代”,从中可以理解为存在有“创造性”,但“创造性”的存在并不是没有规则的,不是可以随便闯红灯的,所以审美法则也是不能打破规则的,也就是说自然要有度。还有书家力求的“散也,舒也,意也,如也”的自然法度,及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所讲到碑刻十美时的“兴趣酣足”和“结构天成”,从中也是说明了只要书法作品在气象、气势、气韵上符合自然现象的同时,要求规则就是法则,但不能随便改变汉字的气象、气势、气韵等结构是前提。如果改变了就是“开车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

  我们提及“书法种子”的目的就是要以“传承”作原则,作规范,把中华远古的书法艺术与当下一脉相承。在一定的限度上拒绝或者限制“书法创作”的提法,因为“创作”与“传承”两者空间是有限的。我目标中的“种子”就是未被转了基因的种子,更不是不讲交通规则乱闯红灯的“司机”。

  南都:推动你个人投入这么大去培养“种子”的动力源是什么?

  杨峰:首先当然是个人兴趣所致。其次,我也许是一颗没有被“转基因”的种子。我这颗“种子”在长辈的引导下得以发芽、开花和结果,我也希望通过我这颗“种子”的力量能带动更多的“书法种子”的诞生及发芽、开花、结果。


谈企业发展:三大板块发展喜人

  南都:华策集团以前是扎根珠海,现在深圳、惠州均有布局,能介绍一下深圳、惠州那边的具体战略布局吗?

  杨峰:从2012年至2016年金秋时节,华策集团完成了地产板块的第三次战略布局。

  2012年首次挺进一线城市———深圳,首期开发的华策中心城已于2016年5月1日面市,产品得到市场的高度赞赏。2016年,随着“深圳东进”战略的实施,华策集团也开始布局惠州。

  目前,华策集团地产业务现在已经形成了以珠海总部板块、深圳板块、惠州板块为主线,完成开发中与储备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这是地产板块第三次战略布局的起始阶段,按照集团战略规划,集团地产拓展将以每年200万平方米增量为目标,有序推进中。

  南都:华策集团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据我了解两翼指的是地产板块和高科技板块,地产板块我们都比较了解,能再介绍高科技板块吗?

  杨峰:2016年,我们的地产板块迎来了质的蜕变,高科技板块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华策光通信公司创新地将白光通信技术应用于室内定位领域,填补了中国乃至全球在该领域的空白。截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拥有的发明专利,从最初的7项增加至32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科研技术成果的商业转化方面,我们研发出的“KJ975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于2016年2月成功获得国家“煤矿产品安全标准许可证书”。预计在该应用中,仅华策光通信公司所提供的配套,包括定位巷道灯、定位矿灯,及其他配套系统如电源线缆和无线分站等,依据集团旗下的横琴华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取得的市场份额测算,目前的年产值将实现30亿元以上。

  作为全球目前功能最完善的智能购物终端———超市智能导购车已经在石家庄天客隆超市完成了产品技术验证,获得了成功。截至2025年,预计该项目将实现年产值不少于300亿元人民币。

  除了这两项应用外,我们在智能仓储及物流管理系统、地下公共停车场定位和导航、智能服务机器人室内定位及导航系统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商业转化效果,并将在全国全面推进。

  不过,华策集团现在除了地产板块和高科技板块之外,还增加了一个重要的推动器———金融板块。2016年底,华策集团已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加盟到央企的金融行业中,目前该板块还在审批流程中,具体细节我这里暂不便透露。


谈项目选址:科技板块生产基地或迁回珠海

  南都:在1月9日举办的横琴华策国际大厦封顶仪式上,我们了解到,华策集团的总部将迁移至横琴,高科技板块也随之迁移,但据我所知,横琴华策国际大厦仅仅是华策集团LED白光通信产业的技术总部,该产业的生产基地将会落户在哪里?

  杨峰:目前,我们高科技板块的整个运营中心设在横琴,其中白光通信研究院、产品研发中心等都会迁移至横琴华策国际大厦。但是白光通信室内定位系统的科研成果除了煤矿行业涉及的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生产基地设在临汾外,其余包括超市智能导购车、地下公共停车定位及导航系统等技术的商业转化一直与设在常州的实验基地混在一起。

  随着科研成果商业转化在全国的快速推进,目前就涉及到大批量产品生产的选址问题。

  南都:你有合适选址目标吗?

  杨峰:如果条件成熟,我们会考虑将整个科技板块的生产基地迁移回珠海来。因为华策集团是珠海土生土长的企业,珠海也是我们作为企业的责任所在。如果我们将该科技板块产业链全部回归到珠海的话,这将对珠海的经济建设将是有贡献的。


原文链接